房屋建筑改造加固设计基本原则
第一,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二,结构可靠性指标满足要求;
第三,先加固,后改造。对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原结构损坏,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通过加固消除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消除潜在的危险性;
第四,改造加固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应尽可能轻质,以减小地震反应和避免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屋顶加层尽量采用轻质结构,以减少对下部房屋使用的影响,原有下部结构减少或不进行加固;
第五,改造加固设计应采用传力明确、构造简单、不损伤或少损伤原有构件、施工方便、费用低的方案,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第六,因加固增设的构件与原有房屋构件应有可靠的锚固和拉结措施,确保其共同工作。有抗震设防要求时,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第七,加固工程选用的水泥、混凝土、钢材、纤维材料、加固用胶粘剂、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钢筋阻绣剂等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八,对改造后的房屋结构及地基基础进行验算。地震区结构、构件加固,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尚应复核其抗震能力。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的新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的影响。
房屋建筑改造加固设计基本要点
第一,改造加固设计与新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很大区别,在验算现有构件的承载力时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梁,核算其受弯承载力时,跨中应考虑现浇板有效受压翼缘宽度,跨中和梁端受压区钢筋的双筋梁作用;框架梁核算端部承载力和裂缝时的弯矩值应取柱边值而不应取柱中值;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检测的实测值换算为设计值取用。采用计算软件作整体内力分析后,必须对构件作局部验算,避免对实际不需要做加固处理的构件也进行加固;
第二,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后的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应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商定;一般情况下宜按30年考虑,到期后若重新进行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正常工作,仍可继续延长其使用年限;对于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结构、构件尚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时间间隔由设计院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如因业主要求或该工程的特殊性需要有更长的使用年限,设计应采取加强措施;
第三,对于原来未进行抗震设计、设防烈度低或按旧规范抗震设计的混凝土房屋结构,多数在改造加固设计时很难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因此,应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对其作抗震加固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加强;
第四,进行改造加固设计时,应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第五,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混凝土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提出相应的临时性安全措施,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总之,导致房屋建筑结构老化的因素众多,同时受到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改造设计尤为必要。在具体改造加固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设计和加固原则,并结合房屋建筑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改造方案和加固方案,从而确保实现房屋建筑加固改造的目标。
![碳纤维布强加固技术 碳纤维布强加固技术]()